黄奇帆做客宏观经济大讲堂(贵州站) 深入解读“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3-31 17:11:42

0次浏览

 

3月29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杂志社理事会主办,重庆纤丽兰心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的“宏观经济大讲堂”在贵州贵阳成功举办。本期大讲堂的主题为“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国金融40人论坛学术顾问、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做客大讲堂,为近400名政研企界代表深入解读了我国制造业目前取得的五方面成就以及新质生产力的三大培育赛道。

 

 

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张钟玺在致辞中表示,为了让政企研界更好地了解国家宏观政策和发展战略,正确地研判国内外发展环境和经济形势,理事会在2024年推出“宏观经济大讲堂”这一品牌活动。目前,已成功在安徽合肥、新疆乌鲁木齐、江苏南京、陕西西安、北京等地举办了多场讲座,作为一个理论和实务学习、交流的平台,“宏观经济大讲堂”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欢迎和好评。此次来到贵阳举办大讲堂,是沿着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考察贵州时指引的方向,助力地方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

 

 

理事会副理事长、重庆纤丽兰心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军在致辞中表示,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大健康产业再次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在会上提出,体重管理将被纳入国民健康管理体系,要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这无疑给大健康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一家致力于大健康产业的民营企业,纤丽兰心将顺应国家宏观政策导向,把握发展机遇,持续创新,不断回馈社会。

 

 

黄奇帆在演讲中指出,我国制造业目前已经取得了五大成就:一是制造规模连续15年位居世界第一,产品从中低端全面转向中高端;二是产业链高度完备,我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三是产品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2010年以前,出口产品中70%以上来自劳动密集型产业,装备类、电子类等技术密集型制造品不及30%,而去年中国制造的总出口量比2010年翻了一番,90%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仅占10%;四是生产方式发生了趋势性、结构性的变化,已经由过去简单的来料加工、贴牌生产为主,发展为垂直整合和水平分工相结合的产业链;五是中国制造正在走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开放,十年间引进的外资比上一个十年翻了一番,对外开放势头非常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展望未来,黄奇帆表示,只有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新优势、提供强大动力。他给出了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三条“赛道”:一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实施数字化改造、设备更新、智能制造等,激发“老产业”的“新动能”;二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新的生物医药、新的人工智能以及新的高端装备这五大新兴产业,形成集群效应;三是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产业链相关的研究开发、物流配送、金融服务、绿色低碳服务、工业物联网服务等。

 

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金丹华、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吴汉,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兰青,遵义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徐俊峰,黔西南州发展改革委主任王波等出席本次宏观经济大讲堂。